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积极倡导绿色文明生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9年间,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蓝天白云重新展现、绿色版图不断扩展、绿色经济加快发展、能耗物耗不断降低、浓烟重霾有效抑制、黑臭水体明显减少、城乡环境更加宜居……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发展和改变,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美丽中国建设迈出更为坚实步伐。

但也应当看到,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驶向“快车道”,针对能源结构改变不够彻底、碳达峰碳中和任务相对艰巨、资源环境对发展的压力显著增大、生态环境质量优化度不高等诸多矛盾和挑战,需要我们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力度,坚持不懈、奋发有为,统筹绿色低碳全面化、污染防治多样化、治理水平现代化,积极探索出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相辅相成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增添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

坚持生态保护理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富国为强国之基,资源环境为富国之本”。提高资源环境利用率、建设绿色发展道路,是中华儿女千百年来孜孜不倦所追求的奋斗目标所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要更加坚定绿色生态保护理念,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技术企业发展转型升级,以创新绿色低碳技术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通过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统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増效,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让绿色生态理念入脑入心,成为社会共识。

提升污染防治水平,打造宜居宜业样板。乡容乡貌美不美、农村环境好不好、污染防治到不到位,不仅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步伐,更是制约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迈向新时代,我国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期望值更高,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容忍度更低,必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不断延伸治理深度、拓宽治理广度,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坚持城市黑臭水治理,确保农村居民群众饮水安全。同时,也要持续管控土壤污染风险,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在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农村居民实施垃圾分类和引进企业进行垃圾资源化处理,让群众认识到身边新污染物治理的重要性,从而推动污染治理向乡镇、农村等偏远地区延伸,进而打好新时代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让既能够“推窗可见的绿”又让人“记得住乡愁”的宜居宜业乡村加速成为现实。

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共建共享幸福生活。“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经过多年改革发展,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一大批以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为主导的绿色产业发展提速赋能,“生态绿”和“发展金”交相辉映、遍地开花,“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日益显著。成果得之不易,尚需努力巩固。奋进“十四五”,一方面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发展壮大生态旅游产业,发挥好“互联网+”能动优势,在保护和传承、创新和发展中让更多文创产品焕发生机活力,持续释放绿色动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宣传绿色文明,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让人人参与、人人共享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金名片”。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要我们凝聚磅礴合力,持之以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携手构建更加美好的家园生活,一幅“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生态文明画卷必将更为舒展、更显壮阔。

稿源:荆楚网

作者:付云(襄阳襄州区)

责编:廖逢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vojcm.com/zcmbyf/15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