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林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中华传统文化看,儒家提出“天人合一”,人事必须顺应天意,要将天之法则转化为人之准则,顺应天理,方能国泰民安;从疆域面积看,我国领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广袤的地域面积蕴含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我们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看,共同富裕是发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的统一,没有天蓝地绿水净的良好生态环境,共同富裕也就无从谈起;从历史发展进程看,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不可取的,无止境的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将科学理论融入于思想认同。实践早已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是对这一道理的精准诠释,体现了价值论、系统论、民生论的有机统一,既要充分理解,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也要强化认同,自觉以绿色发展理念涵养品质、涵育文明、坚定信念、凝聚共识,在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责任认同、行为认同中形成“共鸣”,从而避免理论浮于表面,学习实践“两张皮”。

将思想认同转化为具体实践。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发展的要求越高,越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一方面要牢固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另一方面要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将具体实践落实到时空检验。绿色发展是一道永续的、没有标准答案的命题,不能孤立静止地去看待,应使其在时空检验下仍能历久弥新。既要“站在全局看局部”,统筹考虑生态项目基础设施成熟度、生活配套完整性、周边项目数量和人口密度等多种因素,走特色化、差异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也要“站在未来看现在”,着眼于生态环保要求、产业结构调整和未来城市发展方向,前瞻性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和实体景观呈现,让每一项生态实践都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将生态环境建设放在时空维度下考量,美丽中国必将展开新的篇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vojcm.com/zcmbwh/16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