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介绍,经多年努力,北京基本形成了国内最严格的地方生态环境标准体系。标准先行开路,促进了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突破和管理机制创新,推动了北京空气质量的全面达标、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

这套北京引以为傲的生态环境标准体系,由“两个层次、九个重点领域”构成,涵盖现行有效的地方生态环境标准项。百余项标准各司其职,形成一张疏密有致的大网,使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有据可依、进退有度,让北京实现空气质量全面达标、生态环境整体改善,堪称重要的“幕后功臣”。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态环境标准是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重要支撑,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用标准将生态环境治理的方方面面都管起来,建立完备的标准体系是关键。

回头看,为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北京早在年就在国内率先制定发布了相当于欧Ⅰ与欧Ⅱ标准的《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十二五”时期初步确立北京市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结构框架。之后,北京市生态环境标准体系不断拓展优化,逐步形成包括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环境噪声与振动、放射性和电磁辐射等要素,分为强制性、推荐性两个层次,涵盖排放标准、监测方法及技术规范等多种类型的标准体系。

借标准体系之力完善生态治理,是北京的成功经验,更是可供后来者借鉴的样本。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已将搭建生态环境标准体系作为生态治理的重要举措。这些地方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充分发挥了生态环境标准的倒逼、优化、调整和促进作用,对推动各地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向法治化、精细化、科学化转变,改善环境质量提供了重要支撑。

当然,就像运动员永远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建立的地方生态环境标准体系,也需要驰而不息、不断进行优化提升,朝着更符合城市战略定位、更匹配环境保护发展、更衔接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建设和体系的目标靠近。我们相信,随着行业技术水平升级、环保水平不断提高,一个持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vojcm.com/zcmbwh/16025.html